版权所有:辽宁每日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锦州  辽ICP备08007877号

>
b新闻中心详细

凝聚各方力量 共商水生动物防疫工作

发布时间:
2019/12/12
浏览量

125日,2019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座谈会、第二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及第四届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合肥召开。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站长(秘书长)崔利锋做了2019年全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报告,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代表农业农村部首次公开发布《2019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部属单位代表受邀参会。来自有关省渔业主管部门,全国各省(区、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负责人,第二届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第四届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专家等,约1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于秀娟主持。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到会致辞。

 

 

会议对2019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2019年,全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国家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专项监测、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水生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病害防治技术服务、防疫标准化、产学研管推(疫控)合作、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一是国家水生动物卫生状况进一步透明化,首次正式公开发布年度《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并首次同期出版年度《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英文版。二是重大疫病专项监测有了新突破,今年正式将鲤浮肿病等4种新发外来疫病和国际关注疫病纳入监测范围,首次公布上一年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阳性和阴性场名单,为我国水产增殖放流、苗种产地检疫和无规定疫病苗种场创建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三是在国家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中,首次增加了在场内设置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点要求,同时要求测报点的测报员应具有渔业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资格。此外,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4个省份;《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规划(2017-2025年)》进一步落实,防疫体系进一步健全,能力不断提高;水生动物防疫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等。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 李书民

会上首次公开发布了《2019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下称报告)的中文、英文版。该报告是关于我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数据最全面、信息最权威、面向社会公开出版的专业报告,今年首次同期出版了英文版。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状况;二是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法律法规体系状况;三是水生动物疾病监测及预防。报告的发布有利于推动国家水生动物卫生状况透明化,强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彰显负责任水产养殖大国的姿态和良好形象。

会议指出,目前水生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着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渔业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知识结构有待改善,防疫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科研成果碎片化严重,水产苗种带毒传播问题依然严峻等问题,另外,同一品种多年连养问题也给病原蓄积和定着提供了沃土,提高了发病风险。疫病防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站长(秘书长)  崔利锋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深入领会并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和要求,全面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会议强调,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全面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是依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的一项重要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制度,是从源头严格控制重大疫病传播,是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明年争取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铺开。二是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处置工作。扎实落实《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监测范围覆盖到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引育种中心以及重点苗种场,并及时组织做好染疫养殖场净化和突发疫情处置,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水生动物疫情。三是加强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做好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1912号》的宣传,努力做到《兽药管理条例》《明白纸》等宣传材料入村、入场、入户,主要养殖企业(合作社)张贴和熟知《明白纸》。四是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依托《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5年)》,持续推进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科研相关建设项目的落实。五是进一步发挥科研技术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强产学研管推(疫控)合作机制,系统研究解决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中的瓶颈问题,避免研究成果碎片化。六是加快推进水生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加快推进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建设,并尝试启动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试点。我们国家面积大,养殖品种多,疫病情况复杂,开展区域化管理,从一个场、一个区、一个品种、一种病开始管理,从易到难,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直至全国,循序渐进逐步净化、根除疫病。

 

 

会上,山东、青海、广西、江苏、安徽、福建六个省(区)代表做了典型发言。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做了甲壳类贝类、海水鱼和淡水鱼疫病形势分析。

 

此次会议,还将对《水生动物疾病术语与命名规则》等15项基础性和专业性行业标准进行集中审定,进一步推动水生动物防疫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山东:实现疫病防控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减灾转变

 

 山东省坚持完善一主多元、分工协作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组织体系,不断夯实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基础,持续开展水生动物重点疫病监测,依托渔业通渔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鱼病远程诊断、精准测报。扎实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渔业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开发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发挥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渔业创新团队和渔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势,着力创新开展病防技术研究示范和应急管理服务,示范推广养殖新技术新模式。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梁勇

 

青海:生态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提升渔业生产质量安全

 

青海省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的理念,加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明确开展顶层制度设计,部署渔业养殖绿色有机发展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完成“青海省水产苗种检疫电子出证平台”建设;积极落实“布局、密度、隔离、清洗、消毒、检疫、监测、处置”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使全省保持无重大水生动物疫情的良好态势。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许海抚

 

广西:强化防治监管,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疫病发生

 

广西是2019年新增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省份,通过顶层统筹,强化组织协调,全区范围内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有序推进;加强全省水生动物防疫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病害测报工作能力;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全面铺开,通过严格执法,规范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扑灭突发疫病,防止疫病蔓延。

 

广西农业农村厅  李伟鹏

 

江苏:水生动物防疫管理一体两翼,水产苗种产地检疫三个必检

 

江苏省强化水生动物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出台了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和产地检疫制度,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水生动物防控模式,规范检疫程序、检疫行为和检疫处置,水产苗种“三个必检”(水产苗种生产单位主动申报的必检; 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的水产苗种销往外省的必检;近年来发生过水生动物疫病或者疫病监 测检测到阳性单位的苗种出场必检)。开展重大疫病专项监测、病害测报和和规范用药工作;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控制重大疫病的暴发流行,结合实际将研究思路与当地病害防控的难点进行有机结合,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适合当地应用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预防并减少了水产动物重要病害的发生。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朝晖

 

安徽:抓源头、抓生产过程、抓服务,扎实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安徽省积极推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共确认渔业官方兽医资格674人,建立健全水产苗种生产单位数据库,在肥西县和宣州区先行苗种产地检疫试点;建立236个重大疫病监测测报点,病害测报面积69.98万亩;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试点3.1万亩,鱼药使用量平均下降15.8%,抗生素类药物使用量下降了23.3%,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魏泽能

 

福建:全省“一盘棋”+“纵横一体化,稳步推进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福建省秉承全省“一盘棋”理念,统筹全省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了由省、市、县三级渔业部门联动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全省“纵横一体化”的防疫网络;扎实推进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预测报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在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任务的基础上拓展省级监测范围;强化监测数据服务于生产,打通技术人员服务于渔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开展主要水产养殖生物及其病原的全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功能基因研究,为病原的快速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康建平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关于甲壳类贝类病害形势分析

 

2019年我国养殖虾蟹病害发生流行程度较2018年有所减轻,造成的经济损失少于往年。通过多年种苗病原净化、生物防控和养殖技术的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等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一批病害检测技术,广泛应用到疫病场地监测,支撑了无特定病原(SPF)苗种生产。建议进一步加强苗种产地检疫,推广SPF和生态防技术,以环境容纳量为基础控制养殖密度,建立养殖管理制度;以病害主动防控为主线,从养殖场建设开始,建立系统防控技术体系。

 

中山大学  何建国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关于海水鱼疫病形势分析

 

2019年海水鱼疫病发病频率、危害性程度均较2018年有所降低。得益于种苗产地检疫、养殖环境综合治理和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等措施,总体表现为一是大规模死鱼事件少了;二是随着养殖品种和养殖区域的集中,疫病更集中了;三是主导品种的主要病害发病规律趋于稳定。建议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能与国家现代农业体系、各省现代农业体系、国家及地方农业产业园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提升。

 

广东海洋大学  鲁义善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关于淡水鱼疫病形势分析

 

2019年,淡水养殖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整体情势比较平稳。但是,春季暴发的草鱼等大宗淡水鱼的细菌性暴发病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损失巨大。此外,2019年大宗淡水鱼的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以及特色淡水鱼鳜鱼、鲈鱼、乌鳢、小龙虾、黄颡鱼等的主要疾病仍然在比较广的范围内发生与流行,危害严重。形势不容乐观,疫病防控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曾令兵